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書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史評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時令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太玄部
    蕙田案观此则出于奸相之怀私崇饰审矣
礼乐志建中二年礼仪使颜真卿奏治武成庙请如月
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诏
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六十四人图形焉
越范蠡齐孙膑赵廉颇秦王剪汉曹参周勃李广霍去
病后汉邓禹贾复寇恂马援皇甫嵩魏张辽蜀关羽吴

周瑜陆逊晋羊祜王浚东晋谢玄燕慕容恪宋檀道济
梁王僧辩北齐慕容绍宗周宇文宪隋韩擒虎史万岁唐
尉迟敬德苏定方 张仁亶
王晙王孝杰齐管仲田单赵
赵奢李牧汉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后汉吴汉冯异
耿弇段颎魏邓艾蜀张飞吴吕蒙陆抗晋 …… (第 18a 页)
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 张仁亶
郭元振李晟并东向凡七十二将云
    蕙田案七十二将以拟七十二贤不经甚矣
王圻续通考徽宗宣和间加封徽 (第 33b 页)
 而妊及生有光照穹庐野兽尽鸣望气者言其祥范

 阳节度使 张仁愿
遣搜庐帐欲尽杀之匿而免母以
 神所命遂字轧荦山少孤随母嫁虏将安延偃开元
 初偃携以归国与将军安道买亡 (第 23a 页)
 中受降城(元和志云南至/麟州四百里)又西四百馀里为西受降
 城(元和志云在丰/州西北八十里)唐景龙二年 张仁愿
所筑南直今
 榆林卫黄河经三城之南谓之北河河北有阴山为
 华夷大限侯应曰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 (第 41b 页)
间王李孝恭鄂国公尉迟敬德邢国公苏定方喜县公裴行俭夏官尚书王孝杰韩国公 张仁亶
中山郡公王
晙代国公中书令李晟)
(第 12a 页)
 城(皇舆表同州韩城/县今属西安府)北有安国岭东西四十馀里东
 临大河濒河有禹庙在山断河出处禹凿龙门起于
  唐张仁愿
所筑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南至此山尽
 两岸石壁峭立大河盘束于山峡间千数百里至此 (第 20a 页)
 (首泰誓箕子以之终皇极○陈氏栎曰万物莫不禀/气于天受形于地乾称父坤称母此天地所以为万)

 (物一大父母也○陈氏雅言曰造化生物之仁圣人/养民之 仁亶
聪明作元后者天之意也作民父母者)
 (君之责也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圣人为万民之父母/武王于誓师之首言此以 (第 8a 页)
耳北之西头当起东受降城(唐景龙二年 张仁愿
筑置振武军元和志)


(云在朔州北三百五十里本汉定襄郡之盛乐县也武德四年于此置云州麟德三年置单于大 (第 12b 页)
中受降城(元和志云南至麟州四百里)又西四百馀里


为西受降城(元和志云在丰州西北八十里)唐景龙二年 张仁愿


所筑南直今榆林卫黄河经三城之南谓之北河


河北有阴山为华夷大限侯应曰北边塞至辽东


外有阴山东西 (第 7a 页)
(陶山筑亭鄣为河上塞徐广曰陶山在五原北元和志敬本古城在中受降城北四十里郑虔军录)


(曰时人以 张仁愿
河外筑三城自古未有今敬本城周一万八百七十二步壕堑深峻亦古之坚守贾)


(耽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 …… (第 13a 页)
(至黄河四十里东北至黄河八十里)折而东径三受降城南(元和志三受降)


(城景云三年朔方总管 张仁愿
所置也先是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


(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 (第 17a 页)
渡河时突厥默吸尽众西击突骑施娑葛 仁愿
奏) …… (第 17a 页)
唐张仁愿
所筑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南至此山


尽两岸石壁峭立大河盘束于山峡间千数百里至


此山开岸阔豁然奔放 (第 21a 页)
 则尤可考也其详悉见上文 又按李复云同州韩
 城北有安国岭东西四十馀里东临大河濒河有禹
 庙在山断河出处禹凿龙门起于 唐张仁愿
所筑东 (第 71a 页)
 (之统摄百王之标准子碧梧马氏曰作民父母一语/武王以之首泰誓箕 以之终皇极 陈氏雅言曰)
 (造化生物之仁圣人养民之 仁亶
聪明作元后者天/之意也作民父母者君之责也天地为万物之父母)
 (圣人为万民之父母武王于誓师之首言此以 (第 6b 页)
 (更名五原又东流三百里至东受降城东受降城在/朔州北三百五十里本汉定襄郡之盛乐县三城皆)
 (景龙中 张仁愿
所筑并在河岸以遏突厥河水又转/而南流凡三百五十里至朔州所理鄯阳县鄯阳县)
 (本汉马邑县属雁门郡河在 (第 46b 页)
见上文东又案李复云同州韩城北有安国岭东/西四十馀里 临大河濒河有禹庙在山断河出处禹)
(凿龙门起于 唐张仁愿
所筑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南/至此山尽两岸石壁峭立大河盘束于山峡间千数百)
(里至此山开岸阔豁然奔放怒气 (第 38b 页)
见上文东又案/李复云同州韩城北有安国岭东西四十馀里 临大)
(河濒河有禹庙在山断河出处禹凿龙门起于 唐张仁/愿
所筑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南至此山尽两岸石壁)
(峭立大河盘东于山峡间千数百里至此山开岸阔豁/然奔放怒气 (第 35a 页)
 大黄河之全以输之海济水之绝于王莽时者今其
 源出河北温县犹径枯黄河中以入汶而后趋海清
 济贯浊河遂成虚论矣 唐张仁愿
所筑东受降城
 唐神龙三年置在云中之地有东西中三城今皆废 (第 62b 页)
详悉见上文又按李复/云同州韩城北有安国岭东西四十馀里东临大河濒)
(河有禹庙在山断河出处禹凿龙门起于 唐张仁愿
所/筑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南至此山尽两岸石壁峭立)
(大河盘束于山峡间千数百里至此山开岸阔豁然奔/放怒 (第 32a 页)
 (城/)东流一百八十里至天德军(今大同府朔州西北/有天德山唐天德军)
 (城在/焉)又二百里至中受降城三百里至东受降城三
 城皆 唐张仁愿
所筑并在河岸以遏突厥河转南流
 三百五十里至朔州之鄯阳县西三十里又三百七
 十四里至岚州楼烦郡今大同 (第 9a 页)
 入龙门西河之上流脊以东之水东流而为桑乾幽
 冀以入于海矣是两水夹一山也然如李复之说禹
 凿龙门起于 唐张仁愿
所筑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 (第 12a 页)
(上文○又按李复云同州韩城北有安国岭东西四十/馀里东临大河濒河有禹庙在山断河出处禹凿龙门)
(起于 唐张仁愿
所筑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南至此山/尽两岸石壁峭立大河盘束于山峡间千数百里至此)
(山开岸阔豁然奔放怒气 (第 24b 页)
 镇隋志静乐旧置岢岚
唐长安三年析宜芳于岢岚旧军置岚谷县𨽻岚州神
 龙二年废县置军开元十二年复置县永淳二年以
 岢岚镇为棚长安三年为军景龙中 张仁亶
徙其军
 于朔方留者号岢岚守捉𨽻大同
五代旧志后唐为安元城汉为岢岚军 (第 26a 页)